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商
投稿咨询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如何选择供应商

2021年10月15日 作者:邵洲 打印 收藏

1634287017(1).png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在各行各业中愈为突显,框架协议采购模式应运而生。所谓框架协议采购,即基于特定的合同机制,搭建规定时间内的交易运行框架,以提高交易效率及质量。这一模式下,采购方需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何选择优质供应商成为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的变革性及供应商选择的重点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趋于稳定,较之传统采购模式,其变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有序竞争的前提下确定合作对象,供需关系稳定性强,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传统采购模式中的交易关系多为临时或短期性质,且谈判过程中对抗性明显,框架协议采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这一现象。

  第二,转商务性采购为技术性采购,物资采购的选择不再简单停留于比价,而是将市场、需求等要素同步纳入考量范围,提高了采购工作的技术性,使采购决策趋于理性化,更有利于成本的缩减与质量的把控。

  第三,框架协议采购中,对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始终是一大诉求,为此建立了针对供应商的动态考核体系及权责划分机制,以维护供需关系的稳定性,规避了传统采购模式下因信息交互不及时而导致的事前、事中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框架协议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存在诸多区别,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脱离了单纯的买卖交易层面,供应商服务质量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也愈为明显。因此,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需要兼顾以下要点。

  第一,以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托。根据采购方对供应商的要求,将对供应商的考核细分为不同的评估指标,再根据指标考核要求分别进行客观评分。

  第二,以实地考察结果为参考依据。采购方可指派专人对供应商的物料生产、存储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其实际生产力、资源质量等情况作出详实判断,并将信息梳理成清晰的图表或模型等,为供应商选择提供直观的决策依据。

  第三,以科学的供应链系统为立足点。在分类评估、衡量供应商各项指标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大局观,从供应链全链条的角度出发,以综合能力均衡的供应商为首选,力求整体性服务能力的最优化。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流程

  供应商的选择关系着采购方企业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在决策中需要各部门的综合参与,并依照科学的流程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供应商选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供应商选择的流程愈为严格,可概述为以下步骤:

  第一,物资归类与分析。根据采购方企业所需的主要物资进行初步的划分与归类,筛选出在主要品类中具有明显优势的供应商,结合框架协议采购方案,确定供应商备选范围。

  第二,目标设立与执行。明确供应商选择范围之后,制定清晰的选择目标,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价程序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确定具体的信息流程及相关负责人员。

  第三,指标拟定与分层。在考察备选供应商时,需拟定明确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依据与标准。根据企业属性与所处行业环境的不同,对供应商的考察指标也会存在差异,应从整体角度进行考量,以指标分层的模式灵活调整,利用不同的层次结构衡量供应商不同维度的能力,保障考察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

  第四,综合评价与决策。采购方主要通过实地考察、信息调查收集、资质审核等方式构建供应商的评价结果体系,涉及内容包含供应商的注册资金、运营规模、在岗人员、生产能力等,综合分析其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决策。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供应商选择的路径

  确立指标

  指标的确立是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与选择的基础条件,也是对抗风险影响因素的必要环节。国内外诸多学者针对供应商选择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提出了方向不一的观点,大致可将指标体系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供应商的综合业绩,主要包括盈利状况、业务范围、运营规模等。

  第二,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生产效率等。

  第三,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信用历史、产品质量、合作宗旨等。

  第四,供应商的企业环境,主要包括文化环境、生产环境等。

  上述几类指标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且根据采购标的的不同,又可细化为不同的子指标,形成能够用于准确衡量供应商各方面水平的指标结构,提高判别精度。

  方法应用

  常规情况下,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多元而丰富,需要视具体采购需求而定。从属性上看,一般可分类为:定性分析选择方法,如直观法等;定量选择方法,如线性权重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如TOPSIS算法、标重量法等。其中,定性分析选择方法大多以以往经验为基础,依靠对过往关系的判别界定选择方向,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定量选择方法则存在过度依赖算法、缺乏直观认知的弊端。因此,在框架协议采购模式的应用中,应从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提高选择决策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根据框架协议采购特性,可选用模糊层次综合决策法,在数字化思路的指导下,形成系统化且易于计算的问题处理架构,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有机结合,达成优势互补的效果。从效果上看,这一方法与多层次、多目标的框架协议采购模式正好相契合,如通过层次的划分,使供应商的不同优势、短板能够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决策者,便于采购方在了解不同供应商特点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选择方案。

  模糊层次综合决策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大致可归纳如下:

  第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供应商选择指标的权重进行测量。首先,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在确定供应商选择指标的前提下,将其依次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其中目标层属于最高层,准则层属于中间层,方案层属于最底层,在排列顺序中,呈现出由上至下的推导关系,且不同层次又包含对应子层次,在性质上属于主层次中的某一指标。其次,打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功能主要在于显示上一层次中各选择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状况,而在获得具体数值的过程中,通常也需要同步纳入相关数据资料、专家意见以及分析者自身的主观意见等综合信息,以保障所得数值是经过平衡分析后呈现的结果,规避盲目性或偏向性。再次,打造层次单排序,其功能主要是确定本层次指标与上层次某指标的关联以及各指标的重要性,按照权重值的差异,完成次序排列。最后,采用一次性检验方法完成综合性分析。

  第二步,采用多等级模糊评价方法展开评价工作。首先,依照确定好的指标层次结构,对各层次中的指标进行分类,并在现有指标集上延伸出多个对应指标子集。其次,建立权重集,既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的权重,也要考虑每一层次各个指标的权重,即所建立的权重集必须包含两个不同的方面。再次,将指标评价结果进行集成处理,形成备择集。最后,分别建立一级、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体系,其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主要针对每一层次各个指标展开综合评判,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主要以最终决策为目标,对每一类指标进行重复评判,以取得最终结果。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供应商的优化管理路径

  转换观念视角,构建稳定关系

  与常规采购模式不同,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下,采购方在信息收集与分析、决策制定等环节中的所有决策,对于成本控制与生产发展的影响都会进一步扩大,这与供需关系的长期性、固定性有着密切关联。因此,采购方决策层应主动转换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的观念,将以往的“一次性合作”理念转变为“长期性合作”理念,逐步构建分层化管理的思维,不再仅仅针对供应商的某一方向或某一部分服务作出要求。同时,重新建立对供需双方关系的认知,脱离以往的对立局面,转而以“共赢”为新的目标方向,构筑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全新的采购格局,为后续供应商资源的深度开发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要扭转以往“价格至上”的思维,将供应商选择要素拓展至服务、质量、时效等方面,结合价格高低进行综合考量,防止发生因过度追求低价而损失质量的问题。最后,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采购方还可通过定期反馈的形式,加大管理力度,为供应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保障后续合作关系趋向良性发展。

  加强交流协作,紧跟趋势变化

  在确定供应商后,双方建立正式合作关系,也意味着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采购方与供应商将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利益共同体”关系,信息互通与交流协作变得至关重要。结合框架协议采购流程以及市场变动趋势,可从以下方面加强交流协作:一方面,采购方与供应商可通过梳理、汇总自身在合作关系中的权责与诉求,经过商议后,确定后续发展走向,并通过特定的信息交互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紧跟市场趋势变化,通过实时分析研究把握框架协议采购的落脚点,找准每一个优化契机,并根据市场要求对供应商作出细致严格的考核,在巩固双方关系的同时,促进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说,采购方与供应商在框架协议采购体系下,通过有效的交流协作,能够减少因信息误差而导致的成本增长问题,达到控制成本、加快采购效率的目的,这也对采购方的风险预判能力、业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框架协议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的差异,对供应商的选择需要更审慎的态度、更有效的方法。在确定供应商选择重点的基础上,采购方应围绕实际采购需求,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再按照科学、客观的方法完成评估审核过程,并以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供需双方的关系转变,在未来的合作中不断深化交流协作,加强风险预判与防控,力求让框架协议采购的优势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帆,王亮.框架协议采购将给征集供应商入围带来哪些影响[J].中国万博体育网址,2021(04):55-56.

  [2]王海江.浅析基于框架协议下的物资供应商细化管理方法[J].中外企业家,2020(06):28-29.

  [3]郝智宇.可持续采购供应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3):71-73.

责编:梁晋
©CopyRight 2018-2022 m88 版权所有